科技日報記者 何亮
當葡萄牙運動員戴上AR翻譯眼鏡,鏡片上躍動的雙語字幕瞬間消融語言壁壘;美國選手一聲“GoGo,帶我去熊貓商店”,智能機器狗便領他穿過燈影搖曳的非遺市集……
成都世運會開幕以來,致力于賽事服務的“黑科技天團”格外忙碌。從賽事保障到文化傳播,一批科技企業(yè)借助人工智能、機器人、數字體育等前沿技術,為成都世運會注入“智慧基因”。
行走在世運賽場外圍,記者不時看到無人清掃車靈巧地穿梭于道路之間,它將路面上的落葉、紙屑等垃圾吸入內置集塵倉,留下整潔的路面。
在成都高新體育中心綜合館,一位特殊的“安全員”正默默工作——這款搭載激光雷達與AI算法的巡檢機器“大狗”,專門監(jiān)控場館搭建與賽事期間的安全隱患。若發(fā)現臨時棚房溫度異常等情況,它會立即進行聲光報警并同步發(fā)至后臺,對人工巡檢形成有效補充。
走進世運村,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也隨處可見。
“耶!又得一分!”在世運村智慧體育互動空間,幾名體驗者正輪流嘗試網球互動項目。LED大屏上顯示著擊打區(qū)域,當網球擊中指定區(qū)域時,屏幕就會顯示加分。
零售機器人“小販”在超大空間里主動巡游,精準識別并靠近潛在顧客。機身搭載約60種商品,用戶輕觸屏幕選擇,掃碼支付后對應商品即刻彈出。為服務國際來賓,“小販”還提供中英雙語的交互界面和提示語音。
AI美甲5秒定制個性圖案,智慧運動終端扛住“時速150公里”強力擊打,碳積分回收箱升級服務國際友人……在世運會現場及世運村,多款“黑科技”產品為運動員、工作人員和市民帶來高效、趣味與綠色兼具的創(chuàng)新體驗。
“黑科技”賦能世運會是成都推進科技與產業(yè)有機融合的縮影。2024年數據顯示,成都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yè)已聚集超1000家企業(yè),核心產業(yè)規(guī)模突破1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