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龍躍梅 通訊員 肖明葵 林清
記者7月5日獲悉,由駐粵央企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交四航局)負責實施的福建漳州核電排水隧洞項目3號隧洞近日突破1000環大關,標志著這條關鍵通洞的建設邁出了堅實一步。
漳州核電項目是中國核電在福建沿海的重要核電發展基地,中交四航局負責實施的3、4號機組排水隧洞工程承擔著核電機組冷卻水排放的功能,隧洞單洞長度超5200米,是中國核電領域最長的海底隧洞,建成后將護航兩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順利運行。中交四航局以此次項目建設為契機,全力攻克超長海底隧洞建設的系列技術難題,努力形成可供復制推廣的深海地下工程建造標準,為后續同類項目建設提供技術范本。
中交四航局福建漳州核電排水隧洞項目施工負責人邱燕華介紹,此次突破千環的3號隧洞地質環境復雜,盾構掘進面臨“上軟下硬”地質及軟土地層,常規刀具磨損嚴重,刀具更換頻繁。面對挑戰,中交四航局項目團隊迎難而上,創新總結刀具管理辦法,成功驗證了鑲齒滾刀在此類復雜地層中的優異適應性,為高效、安全掘進提供了關鍵技術保障。針對穿越黏土地層時地層造漿能力強、泥漿處理影響進度的問題,項目團隊通過不斷摸索和反復實踐,精準掌握了壓濾機上料時間及壓榨時間等關鍵參數,顯著提升了泥漿處理能力與效率,成功攻克了施工瓶頸。
邱燕華表示,項目部將繼續以敢打敢拼敢創新的精神,充分發揮自身在技術、管理和資源等方面的優勢,不斷突破奮進,嚴控質量安全紅線,全力以赴,力爭早日完成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