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洪敬譜 實習記者 夏天一
7月4日,科技日報記者跟隨2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安徽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位于安徽蚌埠市的中國傳感谷,見證了這里優良的營商環境。
走進中國傳感谷,隨處可見企業蓬勃發展的火熱景象。作為安徽人工智能產業“三谷”之一,這里經過三年多的建設,爆發出驚人的發展速度與創新活力,已經集聚了200余家智能傳感器相關企業,成為2024年度十大MEMS園區,是推動蚌埠和皖北地區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
“我們入駐蚌埠后,當地政府在廠房規劃、人員招聘、社會補貼等方面出臺了定制化的幫扶措施,為我們解決了后顧之憂,讓我們能夠在蚌埠扎根、開花、結果。”安徽希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最早一批入駐中國傳感谷的企業。該公司生產經理宮世書介紹,入駐傳感谷后,公司月出貨量由最初的50萬個發展到現在的600萬個左右,在三年時間內實現了十多倍增長,客戶覆蓋了長三角各個地區,正緊密參與到長三角產業分工協作中。
從“營商”到“贏商”,蚌埠良好的發展環境,吸引著眾多智能傳感器企業前來落戶、茁壯成長。近年來,蚌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高位推動,舉全市之力建設中國傳感谷和發展智能傳感器產業。蚌埠市委牽頭召開傳感器領域親清有約?民營企業家懇談會,面對面傾聽企業家訴求和意見建議,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蚌埠市政府每月召開智能傳感器產業推進會,形成任務清單,堅持“清單+閉環”助推中國傳感谷發展。同時,該市組建市智能傳感器產業專班,全力服務和推進全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