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李禾
近期,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院士+”西部兒科醫師培訓計劃第30期培訓班在上海舉辦,16名來自青海的兒科醫生接受了為期3個月的培訓。據統計,4年來,北京字節跳動公益基金會共支持233名來自西部省份的兒科醫師參加“院士+”西部兒科醫師培訓班,分別前往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地三甲兒童醫院,接受為期3個月的一對一“導師制帶教”培訓,通過崗前培訓、案例討論等方式提升專業能力。
為提升西部兒科醫師專業技能水平,2016年2月,13名兩院院士共同發起設立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院士+博愛基金”。“院士+”西部兒科醫師培訓計劃是該基金首個落地項目,目前30期培訓班共培訓了新疆、貴州、青海、內蒙古、甘肅等地兒科醫師591名。自2021年4月起,北京字節跳動公益基金會與“院士+博愛基金”合作,已支持開展12期培訓班。
據介紹,“院士+”西部兒科醫師培訓計劃培訓內容設計緊扣西部兒科臨床需求,涵蓋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兒童心律失常藥物調控、新生兒重癥監護、兒童氣管鏡治療等治療技術。接受培訓的醫生返回所在醫院后,應對特定兒科疾病能力顯著提升。比如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來自甘肅省武威市涼州醫院的兒科主治醫生紀睿靈學習了一系列兒科呼吸診療知識。返崗后,她與團隊開展支氣管鏡治療,讓這項曾在當地是“高風險”的技術成為救治重癥肺炎患兒的常規手段。
培訓還促進了一些西部醫院兒科科室的成立。“院士+”西部兒科醫師培訓計劃支持西部地區醫院按科室組隊,對口進入培訓醫院進行研修,讓學員使用先進設備、接觸豐富病例,“沉浸式”學習前沿理念與管理模式,并將經驗帶回家鄉。比如第30期培訓班中,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派出醫生、護士共5人,分別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麻醉、胸外等科室參加培訓,為此后設立兒科做好醫療技術人才準備。該培訓計劃還幫助東西部醫護人員建立長期聯系,在必要時合作制定診療方案。
今年,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提出開展“兒科和精神衛生服務年”行動。由北京字節跳動公益基金會支持開展的新一階段“院士+”西部兒科醫師培訓班已立項。未來,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將與北京字節跳動公益基金會繼續攜手,幫助更多西部兒科醫生提升技能,促進兒科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