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魏依晨
5月上旬,江西省科技特派員、江西省農業科學院農業應用微生物所黨總支副書記姚英娟在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后沒多久又再次一頭扎進了田里,連日來,她帶著團隊奔赴江西上饒廣信、婺源、德興等食用菌生產示范基地指導食用菌病蟲害綠色防控工作。
“無論做科學研究還是科技服務,都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姚英娟說,問題怎么來?坐在辦公室想不出來,所以要深入產業一線調研。
在江西,類似于姚英娟這樣的科技特派員不在少數。他們積極推進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把科技創新工作從實驗室搬進田間地頭,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和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2024年,江西省科技廳動員11個設區市和贛江新區、省直科研院所47家參與科技特派員選派工作,共選派1531名科技特派員、認定93名農業科技特派員,組建產業服務團200個,對接服務全省91個縣(市、區)、8個民族鄉的各類農業經營主體1060余家。
“我們統籌推進‘三區’科技人才專項計劃與科技特派員工作深度融合,持續深化‘1+N’‘一縣一產業一團’‘一縣一法人’科技特派員服務模式,推動科技服務力量下沉基層,切實發揮科技在產業振興、人才培育和成果轉化中的支撐作用,為江西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堅實科技保障。”江西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唐云志介紹,2024年,江西省共選派“三區”科技人才全年累計開展技術服務指導8158人次,組織產業技術培訓513場次,培訓新型職業農民2.1萬人次,發放技術資料25300余份,解決企業發展技術瓶頸562項,轉化農業科技成果164項,建立示范基地334個,示范推廣面積達3.9萬畝,帶動江西地方產業增收超1億元。
據悉,江西省科技廳建立“三級聯動+行業部門協同”需求對接機制,聯合省農業農村廳、省民宗局梳理全省134項優勢特色產業及8個民族鄉的1473項技術需求。創新推行“訂單式”服務模式,依托江西省科技特派員管理服務平臺動態更新需求清單,實行“一縣一產業一團”精準配置產業團隊,確保每個縣(市、區)配備不少于10名科技人才、組建至少有1個全產業鏈服務團隊。
如在贛西富硒區,組建由養殖、加工、銷售組成的跨單位科技服務團隊,開發出富硒牛奶、富硒雞蛋等創新產品,江西省大富乳業集團有限公司僅3款富硒牛奶2024年銷售收入就達938萬元。
該廳還創新“人才+項目+產業”三位一體保障模式,設立11個鄉村振興項目,引導科技人才圍繞泰和烏雞生態養殖、中藥材種植等特色產業開展聯合技術攻關,促成技術服務團隊與11家經營主體建立利益共同體。
(江西省科技廳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