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學與廣東工業大學的科學家合作,研制出一種基于天然礦物高嶺石的納米肥料。這種高效肥料具備可控的養分釋放特性,能夠加速植物生長并提高產量。
托木斯克理工大學專家指出,肥料在農業中至關重要,能為植物提供必需的微量元素,但傳統肥料常面臨養分易流失和利用率低的問題,而控釋納米肥料有望解決這一難題。研究人員發現天然礦物高嶺石具有天然納米管結構。他們首次以高嶺石納米管濃縮物為載體,并加入銅、硼和碘作為活性成分,開發出這種新型肥料。
據介紹,高嶺石的使用原理基于“微注射”效應:在噴灑過程中,納米管能穿透植物組織,將預先裝載的有益成分釋放出來,從而提高養分輸送效率。該研究的作者之一、托木斯克理工大學自然資源工程學院地質系副教授馬克西姆·魯德明表示:“我們將納米管顆粒浸泡在含螯合銅、硼酸和碘的水溶液中,隨后噴灑到芝麻菜嫩葉表面。”實驗表明,芝麻菜微綠植的生長量提升了34%,這表明基于高嶺石的納米肥料在提高植物產量方面具有巨大潛力。
魯德明稱:“研究結果表明,對高嶺石納米管的改性導致其形貌發生顯著變化,例如納米管的外徑由原來的100納米增大至185納米。這些變化證實活性物質已經進入高嶺石的中孔和大孔結構中。”實驗還驗證了將納米復合物施用于植物葉片后,納米管在葉片表面均勻分布,同時,通過模擬氣流測試確認了肥料與葉片表面的良好附著穩定性。這一結果顯示,該納米肥料具備用于葉面施肥的應用潛力。
該研究由托木斯克理工大學自然資源工程學院與廣東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共同完成。目前,科學家正在對這一肥料在田間條件下用于大麥作物的效果進行測試。
(本欄目圖文來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編輯整理:本報駐俄羅斯記者張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