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華凌
7月4日,中國新聞社國是直通車舉辦“能源中國——全面加速綠色能源轉型 推動協同發展”活動。活動現場,多位與會專家表示,綠色低碳產業已成為中國以及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中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步伐加快,成為全球能源轉型領域的重要引領者。
現場,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表示,到目前階段,中國新能源發展已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并通過創新大幅度降低一些關鍵性綠色技術成本,現在風能、光伏發電成本與傳統燃煤相比,投入產出的經濟性已具有較強競爭力。
能源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兼中國區總裁鄒驥表示,綠色低碳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動能。當前,圍繞著綠色低碳的能源科技產業革命已經到來,中國正站在歷史的風口。他指出,中國新能源科技產業革命爆發具有5個基本條件:規模經濟;完整的制造業體系和產業鏈生態;完善的基礎設施,電力、交通運輸、熱力系統、通訊、移動互聯網;工程人才培養與儲備;總體適當的產業政策體系。他強調,要深化改革,堅定走向能源轉型。
中國人民大學生態環境學院副院長王克預計,“十四五”規劃結束前,中國清潔能源投資將在2025年進一步增長。他表示,在“雙碳”目標引導下,中國經濟投資計劃與財政激勵政策成效顯著。“十四五”時期,中國新基建單位投資的GDP乘數略低于傳統基建,但新基建投資更加低碳,單位能耗強度下降10.15%、碳強度下降10.94%,能兼顧短期經濟刺激與長期節能減排的雙重需求。同時,這兩年,“兩新”政策經濟效益也在持續釋放,拉動消費和GDP增長。
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副秘書長周原冰表示,在全球能源轉型加速推進的大背景下,清潔化、低碳化、電氣化、網絡化、數智化已成為能源轉型的顯著趨勢和共識。在這過程中,電網作為連接供需配置資源的樞紐平臺,日益成為能源發展轉型的關鍵核心。就中國而言,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電網建設正穩步推進。必須建立新型電力系統,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構建新型電網。
對未來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華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管理部負責人黃力哲指出:積極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光熱發電、壓縮空氣儲能、綠電制氫氨醇等新業態的發展;統籌就地和外送通道建設,大力推進基地型項目建設;推進“兩海戰略”,獲得海外和海上開發項目的機會。
(主辦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