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閆睿
記者4日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獲悉,該院血液科團隊日前實現用體內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臨床成功,取得血液腫瘤細胞療法的新進展。這一新療法采取體內制備CAR-T的模式,相比傳統體外制備CAR-T療法,可簡化操作、降低成本,有望大幅提升細胞療法的可及性。
CAR-T是一種新型免疫療法,其原理是從患者身上分離出T淋巴細胞,然后用基因工程技術,賦予T細胞識別特定腫瘤細胞、特異殺死該腫瘤細胞的能力。目前該療法主要用于某些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治療。
“體內制備CAR-T繞過傳統體外制備CAR-T的復雜步驟,通過病毒或非病毒載體,直接在患者體內將內源性T細胞原位編輯為CAR-T。”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血液科主任梅恒說,研究驗證了體內制備CAR-T這一新方法,創建了人體內CAR-T療法的臨床方案和給藥劑量,并證實無需單采和清淋即可實現人體內T細胞的高效改造。
臨床結果表明,體內制備CAR-T安全性良好。在已臨床驗證的4例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中實現了100%總體有效率,其中2例達到嚴格意義上的完全緩解狀態。值得注意的是,這些CAR-T細胞對骨髓外病灶、腦脊液等傳統CAR-T難以浸潤的部位也表現出良好療效。
該成果已在線發表于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上。梅恒說,團隊緊抓復發難治性的血液腫瘤和自身免疫疾病兩大方向,已通過傳統制備CAR-T療法治療難治復發血液病超600例,后續將探索體內制備CAR-T應用于臨床治療。